罗定是“中国肉桂之乡”,其肉桂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桂皮产量占全国35%,桂油产量占全国48%,当地90%以上农户种植肉桂,是国内出口桂皮、桂油最多的县级市,肉桂产业是其支柱性产业。然而,其加工以低水平的初级加工为主,缺乏深加工致使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虽量大,却无话语权,肉桂的高量产出未能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开展肉桂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形成差异化、多样化产品,拓宽肉桂销售市场,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东药科大学特派员团队针对罗定肉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以培育罗定肉桂产业精深加工为目标,科技赋能实现传统肉桂的高值化生产,深挖肉桂药食两用、药化两用的特性,通过对岭南道地药材肉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升肉桂附加值,延伸肉桂产业链,促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以榃滨镇为代表的主要肉桂产区的桂皮加工普遍采用手工作坊模式,规模小,设施简陋,导致生产效率低。团队联合设备生产厂家对传统加工模式进行机械化改造,实现精准控制和产品分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由团队负责人郭娟担任首席科学家,广东药科大学与广东省肉桂龙头企业----罗定市浩良香料有限公司共同向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教育部三部门提交申请创办“广东罗定肉桂科技小院”,为榃滨镇的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团队还开发了以肉桂为特色原料的系列大健康食品和化妆品,目前已有5项新技术(1种肉桂精油生产,2种肉桂精油深加工技术,2 种肉桂大健康食品生产技术);6个新产品:肉桂米粉、肉桂牙膏、肉桂爽肤水、肉桂洗护系列(洗发水、沐浴露)、肉桂泡脚(泡浴)包、肉桂有机肥。该团队积极将已经开发的肉桂系列功能大健康产品(肉桂四季饮、肉桂特色食品、功能性肉桂焙烤产品、肉桂日化用品等)与罗定当地肉桂主营企业进行合作、参加广东省和广东药科大学组织的一些成果展示会,展示产品,宣传罗定市的特色和优势,活动被南方日报和新快报进行了报导;并和罗定市的当地企业一起联合申报广东省科技厅的成果转化项目,助力企业往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