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罗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首页 > 罗定新闻 > 政务要闻

全面振兴罗定 | 罗定市成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市)

发布时间 : 2025-04-18 10:58 来源 : 罗定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 -字号:



全面振兴罗定 | 罗定市成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市)

  4月15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的通知》,确定22个县(市)作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市),罗定市名列其中

  图片

  罗定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2334.7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7个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9.9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128.9万,常住人口94.26万。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位居云浮市各县(市、区)第1位,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在27个北部山区县(市)排第5和第8位,是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市(县)、广东省城镇化潜力市(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区位及资源优势明

  罗定处于“两广”中心区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发展区,是大西南经济圈、广州都市圈、北部湾经济圈、粤北生态发展区和粤西沿海地区的结合部,是区域经济辐射的“交集区”和“叠加区”,建成或规划建设有深岑、肇阳、云茂、佛肇云、怀阳等高速公路,云浮(罗定)机场、深南高铁、罗岑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初步形成贯通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内部联通快捷化一体化交通网络大格局。罗定是人口大县,常住人口在粤北生态发展区37个县(市、区)中排第3有全日制职教院校5所,年培训转移劳动力1.8万人,可为企业订单式提供各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罗定拥有广东最大的盆地,拥有广阔且大量连片平整土地,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粮仓”。全市有矿产32(亚)种,石灰石探明储量4.4亿吨,预测资源量超10亿吨;全市林业用地13.12万公顷,南药种植面积50多万亩。

  图片

  
县域经济发展提速

  云浮罗定产业工业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重点构建“一园三片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已建成微容科技园、贵金属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2023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4.28亿元、税收5.72亿元,在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排名云浮第一,粤北生态区第六。依托电镀基地(粤西北片区唯一的省级电镀基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南药资源丰富等基础优势,逐步发展形成电子信息、贵金属、日用轻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为主导产业集群。广东微容电子成为粤东西北唯一“独角兽”企业,生产的高端MLCC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立足罗定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优势,创建稻米、肉桂、豆豉鸡、生猪等四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稻米、肉桂、罗竹、生猪、核雕、预制菜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

  图片

  
镇化潜力有效释放

  罗定已实现全面放开城镇落户,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全市形成了4个街道+3个中心镇+2个专业镇+5个特色镇+7个普通镇”的联动发展格局。出台实施《罗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罗定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在云浮地区率先成立工业园政务服务工作站,推出投资项目“帮办代办+上门办”服务,322项政务事项实现园区内办理。

  图片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

  罗定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快提升医疗水平,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5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入选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典型案例。紧密型医共体达到国家标准,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2.3%,排名全省第四。建成文化馆分馆15个、图书馆分馆1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建成2个就业驿站,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近5年培训2万多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12万人。

  图片

  展望未来,罗定市将统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县城辐射带动乡村、体制机制改革六大行动,着力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农民到中心城区就业安家需求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农产品主产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示范经验。

  (罗定市融媒体中心)



TOP】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政府在线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