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罗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首页 > 罗定新闻 > 各镇动态

附城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构建“人才驿站+”新模式 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 : 2025-08-19 14:56 来源 : 附城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 -字号:



  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践中,罗定市附城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紧扣镇域经济提能升级与乡村振兴核心需求,持续优化和提升驿站多元化功能,切实将驿站打造成为赋能发展的核心引擎。

已编辑图片

  人才驿站+培训,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孵化体系。

  驿站创新打造“3+3”乡村振兴人才孵化体系,通过建立“产业需求清单、人才能力清单、培训课程清单”三张清单精准对接供需,动态收集辖区40余家企业的18项技术需求,精准匹配人才信息库中58名本土人才的专业特长,针对性开发农业技术、电商销售、电子技术等特色课程。在培训实施中创新采用“业务理论+现场实操+案例研讨”三维培训模式,目前已成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2人、技能人才26人,培训满意度达95%。其中,种植大户黄生通过种养殖专题培训后,通过种养殖专题培训后,不仅个人发展巴戟20亩、牛大力17亩实现年产值10万余元,更带动20户村民发展种植500余亩,形成“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产业动能。肥四鱼腐负责人在参加彭教授开设的电商和新媒体运营专题培训班后,扩宽了销售思维,提高了销售能力,积极与知名吃播主播品城记联合开展电商直播,利用网红大咖的影响力引流,单场直播获赞3000多,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量得到有效提升。

2024年10月12日,附城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邀请驻站专家彭焕文到竹之森参观调研,并就如何更好开展电商直播、展览展示、培养销售人才等提供指导.jpg

  人才驿站+产业,打造产才融合示范平台。

  驿站立足电子专业镇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构建“人才引领项目、服务助推发展”的工作格局。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对接机制,通过每月走访调研精准掌握企业需求,整合高校及企业资源,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2023年以来,已促进人才对接合作项目协议7份,总投资额达9.6亿元,实现人才价值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驿站实施“三个强化”服务: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协助企业申报各类助企政策3项,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协助解决用地审批、人才招聘等实际问题15个;三是强化跟踪服务,建立项目推进台账,实时跟踪项目推进进度,及时解决项目难点堵点问题。其中,由新引进的广东明和新材料项目已经开始投产,年产值可达1亿元,创税18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雍爵帝景大酒店项目预计年营业额5000万元,创税700万元,带动就业320个。自驿站建立以来,累计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4名,有效推动了产才深度融合,为电子专业镇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813113557(1).jpg

  人才驿站+服务,构筑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驿站建立“硬环境+软服务”双轮驱动的人才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生态。在硬件建设方面,驿站与城市客厅共建共享功能服务空间:一楼设置服务咨询窗口、办公区、禁毒教育基地和城市客厅,实现业务办理与宣传教育功能融合;二楼配备图书阅览室、初心影吧和多功能会议室,满足学习交流需求;三楼设置舞蹈活动室和电子阅览室,提供文体休闲空间。这一服务矩阵充分满足了人才办公、会议、培训、休闲等多元化需求,并与周边15分钟生活圈的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形成有机衔接。在服务提质方面,驿站创新建立“4+4”工作机制,通过运营管理办法、人才入驻流程等4项制度规范和活动登记、资金管理等4本工作台账,实现服务标准化、流程规范化。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4名专职服务人员,提供政策解读、创业指导等8大类服务事项,累计接待人才咨询280余人次,解决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等实际问题30余个。特别在人才关切的关键小事上,驿站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需求16件,服务满意率达98%,真正让人才感受到“附城温度”。





TOP】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政府在线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