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来粤好百千万|在“变”的实践中践行“不变”的初心使命——罗镜镇以村支书为“领头雁”激活“百千万工程”新动能
发布时间 :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罗镜镇紧紧扭住“村支书作为领头雁”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其“主心骨”作用,建强班子、凝聚合力,团结带领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在一线攻坚克难,在推动发展、转变作风、破解难题的生动实践中,始终坚守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聚焦产业兴村,“领头雁”变身致富带头人
各村支书立足资源禀赋,各展其能,点燃产业发展引擎。
——龙岩村支书创新思路,不仅带头带动土地流转种植辣椒、果蔬千余亩,更敏锐引进山桐子产业,完成首批100亩,200万株育苗,计划打造千亩示范基地,并盘活4000平方米闲置土地建成创业园,完成2家企业进驻。
——红光村支书带头创立罗定市丰创农业科技公司,整合闲置土地800余亩,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其本人获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新榕片区横桥等村支书深挖乌榄种植传统,引导种植大户、农户大力种植工艺榄,建成600亩工艺榄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超5000亩,帮助农户每年增收数十万元。
——镜东村支书积极引回乡亲,创办白茅根加工厂,以“工厂+农户”模式收购村民种植的白茅根,带动30余户村民月均增收超2000元。
——镜坡村支书通过入股镜坡生态园金煌芒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
——石淇湾村支书则通过盘活闲置提留地建厂出租,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
聚焦作风转变,“两委”干部焕发奋进新貌
从“有违”到“有为”蜕变。椽安村“两委”班子曾受党纪处分,在上级纪委和镇党委的关怀帮助下,主动请缨争创省级第三批典型村,立下“翻身仗”军令状。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他们逐户动员,15天啃下涉及200余人的危旧老屋拆除“硬骨头”,累计拆除危旧房78间7000多平方米。为节省资金,支书带头化身泥水工、搬运工,实干精神赢得民心。
从“混乱”到“规范”蝶变。镜西村曾因“三资”管理混乱导致威信受损。村“两委”抓住巡察契机,刀刃向内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通过平台公开出租资产,村集体收入从15万跃升至24余万元,村民重拾信心。入选省典型村培育对象后,群众积极响应二房寨示范点建设,主动腾地、出钱出力,清杂、拆危工作已完成,风貌提升、建设等工作正火热推进。
聚焦痛点破解,创新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针对“三拆除”中家禽散养、杂物堆放难题,镜坡村在坡一自然村率先破题,通过耐心动员、腾挪土地、“社会捐助+群众自筹”方式,拆除8户废旧鸡舍,建成8个标准化集中圈养点,实现环境整治与民生需求的“双赢”。驸台村则成立专班,制定《家禽圈养点补贴工作方案》,以“先建后补”“早建多补”(最高补600元)的激励政策,引导村民规范建设,有效破解了工作阻力,已有20多户主动拆除破旧鸡舍并重建获补。
“变”的是攻坚克难的方法路径,“不变”的是为民办实事的赤诚初心。罗镜镇将继续激发镇村干部投身“百千万工程”的澎湃动能,为罗定市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贡献坚实的罗镜力量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