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罗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首页 > 罗定新闻 > 部门动态
罗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4-01-09 17:31:57

  2023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将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依法行政

  1.健全组织机构。为确保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我局调整充实了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形成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组织提供保障。我局定期组织各股室专题研究法律法规及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确保做到科学决策、依法行政。

  2.强化法律顾问服务。我局聘请1位知名律师作为法律顾问,承担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合同审查等方面的优势,在做出重大决策问题和把握不准的专业性问题前先组织律师座谈,征求法律意见,确保决策合法化、科学化。

  3.加强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依托广东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我局积极主动对行政执法主体进行清理、规范,明确执法主体,界定执法权限。结合单位现有的工作职权和单位执法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相关要求更新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挂网公示,已通过了住建系统行政执法考试,取得了行政执法证为基本纳入要求,并对已经调离、辞职、退休、调入的执法检查人员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名录库中人员随人员岗位和人员单位变动而调整,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我局全部执法人员均符合法定条件,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绝无临时工、合同工上岗执法的现象。

  (二)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

  1.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人员参加了《建筑法》《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等专项法律法规的培训班、学习班。2023年,组织在局务会会前学法,邀请专家上专题辅导课宣讲2场次,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300多人次。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采取多项措施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及时制定学习活动方案,明确学习活动的主题、主要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习宪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平台、党组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宪法主题学习交流研讨会、谈收获感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宪法知识考试,重点考察新修正的内容。

  3.坚持并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职工都要有学习计划,保证每年有一定的自学时间,自觉将普法学习与住建工作的开展相结合,注重理论指导实践,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各项业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依法行政,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我局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官网“罗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时公示公开行政许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等,并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公示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流程等,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要求。借助省监督管理平台实现执法人员和执法事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做到全过程记录,通过文字音像将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记录,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于重大执法决定通过法制审核机构审核后作出最终决定,要求做到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确保重点执法决定正确。

  2.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根据《广东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云浮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局负责起草及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要求,开展了2023年度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目前共梳理了局规范性文件0件;梳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0件。

  3.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一是落实人员进驻,做好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保障工作。我局派驻6人到行政服务中心,分别负责工程审批改革事项、综合审批事项和后台审批几项工作,要求所有审批事项必须从“一门”受理、发放审批结果,做好综合窗口的保障工作;二是实现远程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的任务,及落实远程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的相关要求,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市目前已实现远程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投标人、评标专家不须到评标现场完成解密、唱标、评标等工作。

  4.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认真开展各项行政执法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工作。2023年1-12月,依照既定程序,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69件。其中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65件,商品房预售许可16件,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和消防验收备案85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行政许可103件,不予许可数0件,按时办结率100%。二是全面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整治。调整充实力量,对全市建筑工地进行分片整治,重点从建设手续、农民工工资保证、施工扬尘防治、重大危险源防范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起重机械管理、监理企业考核、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按标准化要求规范提升,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和形象。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下力气整顿规范全市房地产市场秩序,集中力量解决延期交房、不配套交房、违规预售、未备案验收交房等突出问题,通过预售资金监管、信用档案管理、红黑名单管理等方式开展联合惩戒,让违法企业、失信企业寸步难行,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提档升级。四是强化市政公用事业监管。聘请专家,对全市燃气行业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安全隐患全部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企业现场整改,确保燃气行业安全运行。同时,定期对全市燃气、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全部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组织复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5.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罗定市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我局依法积极参加行政复议工作,做好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严格落实《广东省行政应诉工作规定》的规定,每次接到行政诉讼应诉通知书后,及时组织法律顾问和案件办理人员分析研究案情,提出应诉意见,在规定时限内向法院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按时出庭应诉,并认真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自觉维护法律尊严。2023年,会同法律顾问依法处理行政应诉案件3起。

  6.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每天局内接访和信访局接访制度,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到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各类信访案件及时处理,尽早解决;对暂不符合条件,一时解决有困难的,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解决;对不符合政策规定或不切合实际要求的,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023年,共受理信访案件共计2435件,及时受理率为100%,按期办结率100%。

  (四)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监督

  根据《罗定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我局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办案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一是实行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把法制建设工作纳入各基层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执法者及负责人实行问责制度,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执法监督,杜绝行政执法人员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积极配合参与市司法局组织的执法卷宗评比,使我局的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2023年,在工作领导小组带领下,我局依法行政执法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行政执法在一些领域中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一些执法人员存在素质和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执法行动的执行力不强。另一方面,部分执法行为缺乏可操作性和弹性、缺乏创新创优水平。

  2.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形式单一法规宣传仅依靠传统的宣传手段,如海报、宣传册等,缺乏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法规宣传的频率不够高,仅在特定时间或活动中进行,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宣传效果。宣传活动缺乏互动性,宣传缺乏与群众的互动,无法有效吸引群众的参与和反馈。宣传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3.重复信访件过多,须进一步彻底解决群众矛盾纠纷问题。群众来信来访问题较为集中,主要反映问题存在于住房物业、乱摆卖、道路开挖、施工噪音、广场噪音、油烟等问题。信访回复过程中存在部分群众对信访件回复表示不满意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后,我局将继续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为抓手,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细化机制,有效发挥法治在全局中心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1.强化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继续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注重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坚持日常工作宣传和开展组织集中宣传活动。结合安全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相关安全生产活动,针对性对行业开展普法宣传。

  3.注重化解矛盾,寻找信访问题根源,切实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规范信访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