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古代名称众多,春秋为百越(粤)地。秦属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设开阳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端溪县,隶属交州苍梧郡,今罗定在端溪县境内。东晋末,析端溪县置龙乡县和夫阮县。南朝期间,龙乡县一度并入端溪县。南朝齐建元三年(481),复设龙乡县。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3),设广熙郡, 郡治龙乡县;析龙乡设永熙县、罗平县。
南朝梁、陈年间(502—589),撤销罗平、夫阮两县。先后设有2个州3个郡4个县:泷州、建州,平原郡、开阳郡、广熙郡,龙乡县、开阳县、永熙县、安南县。泷州辖平原郡、开阳郡、龙乡县(属泷州平原郡并为郡治)、 开阳县(属泷州开阳郡并为郡治);永熙县、安南县属建州广熙郡(郡治在今郁南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龙乡县为平原县,开皇十八年(598) 再改为泷水县。隋大业三年(607),改泷州设永熙郡,治所 不变。开阳、安南二县被撤销。
唐武德四年(621) ,改永熙郡复为泷州,复设开阳县。次年,复设安南县,永熙县改永宁县。泷水、开阳属泷州。安南、永宁仍属建州。唐贞观十八年(644),安南、永宁改属泷州。唐天宝元年(742),改泷州为开阳郡,治所及领县不变。同年,永宁县改称建水县。唐至德二载(757),安南县改称镇南县。乾元元年(758),改开阳郡复为泷州,州辖泷水(州治)、开阳、建水、镇南四县。此后直至北宋开宝五年(972)长达214年不变。
北宋开宝六年(973)撤销泷州,开阳、建水、镇南3个县并入泷水县。自此至明万历四年(1576)的603年间,市境只设泷水县,无州(郡)政权。
明万历五年(1577),平定罗旁瑶民暴动,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同时设东安县(今云安区、云城区)和西宁县(今郁南县),由罗定直隶州统辖,意为“罗旁平定,东安西宁”。“罗定”之名由此产生。
民国元年(1912),废罗定州,改设罗定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2 年起隶属广东省粤中行政区。1958年11月,罗定县与郁南县合并,称罗南县,隶属江门专区。1959年1月复称罗定县,县机关仍设在罗城镇。1961年4月,恢复罗定、郁南二县建制。分县后的罗定县、郁南县均隶属广东省肇庆地区。
1979年,罗定县(今罗定市)隶属广东省肇庆地区。1988 年,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市。
199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肇庆市代管。1994年4月5日设立云浮地级市,罗定市改由云浮市代管。
罗定市建置沿革表
朝代 | 时间 | 隶属 | 州、郡建置 | 县建置 | 说明 |
旧石器时代 晚期 | 前 10000—前 2070 |
|
|
| 已有人类在今罗定境内劳作、繁衍、 生息 |
夏、商、周 | 前 2070—前 214 |
|
|
| 今罗定境内为百越(粤)之地,部落 众多 |
秦 | 始皇三十三年 (前 214) | 南海郡 |
| 开阳县 | 《古今图书集成》、杜佑《通典》和 康熙《罗定州志》等书记载 |
西汉 | 元鼎六年 (前 111) | 交州苍梧郡 端溪县 |
|
| 端溪地域包括今罗定及德庆、云城、 云安、郁南、信宜诸地。郡治广信, 县治今德庆 |
东汉 |
| 交趾苍梧郡 端溪县 |
|
|
|
建安八年(203) | 交州苍梧郡 端溪县 |
|
|
|
三国吴 | 黄武五年(226) | 广州苍梧郡 端溪县 |
|
|
|
| 交州苍梧郡 端溪县 |
|
|
|
永安七年(264) | 广州苍梧郡 端溪县 |
|
|
|
晋 | 太康元年(280) | 广州苍梧郡 端溪县 |
|
| 析端溪置元溪 |
永和七年(351) | 广州晋康郡 端溪县 |
|
| 析苍梧置晋康郡。郡治元溪 |
续表1
朝代 | 时间 | 隶属 | 州、郡建置 | 县建置 | 说明 |
晋 | 晋末(约 419) | 广州晋康郡 |
| 龙乡县 | 析端溪置龙乡、夫阮县,龙乡县治今 罗定太平古龙 |
| 广州晋康郡 |
| 夫阮县 |
|
南朝 | 宋 | 永初元年(420) | 广州晋康郡 |
| 龙乡县 | 晋康郡领县十二,龙乡、元溪、端 溪、晋化、都城、夫阮、侨宁、封 兴、荡康、思安、辽安、开平 |
广州晋康郡 |
| 夫阮县 |
|
元嘉年间 (424—453) | 广州晋康郡 |
| 端溪县 | 晋康郡领县九,元溪、端溪、晋化、 都城、夫阮、侨宁、安遂、永始、 武定 |
广州晋康郡 |
| 夫阮县 |
|
南朝齐 建元三年(481) | 广州晋康郡 |
| 龙乡县 | 析端溪仍置龙乡县 |
广州晋康郡 |
| 夫阮县 |
|
南齐 | 永明年间 (483—493) | 广州广熙郡 | 广熙郡 | 龙乡县 | 析晋康置广熙郡。析龙乡置永熙、罗 平县。郡治龙乡,即今罗定太平潭白 |
| 广州广熙郡 | 广熙郡 | 永熙县 |
|
| 广州广熙郡 | 广熙郡 | 罗平县 | 县治今罗定罗平 |
| 广州晋康郡 |
| 夫阮县 |
|
梁陈 |
| 泷州平原郡 | 泷州,平原郡 | 龙乡县 | 析龙乡、永熙置开阳、安南。撤罗 平县 |
| 泷州开阳郡 | 泷州,开阳郡 | 开阳县 | 郡治开阳,即今罗定船步 |
| 建州广熙郡 | 建州,广熙郡 | 永熙县 | 析广熙置平原、开阳、罗阳三郡兼置 泷、建二州。撤夫阮县 |
| 建州广熙郡 | 建州,广熙郡 | 安南县 |
|
|
|
|
| 撤广熙郡 |
隋 | 开皇九年(589) | 泷州 | 泷州 | 平原县 | 改龙乡为平原,以郡名县,州治平原 |
| 泷州 | 泷州 | 开阳县 | 撤开阳郡 |
| 建州 | 建州 | 永熙县 | 撤罗阳郡 |
| 建州 | 建州 | 安南县 |
|
开皇十八年(598) | 泷州 | 泷州 | 泷水县 | 改平原为泷水,罗阳改为正义 |
| 泷州 | 泷州 | 开阳县 |
|
| 建州 | 建州 | 永熙县 | 罗阳郡改为罗阳县 |
| 建州 | 建州 | 安南县 |
|
续表1
朝代 | 时间 | 隶属 | 州、郡建置 | 县建置 | 说明 |
隋 | 大业三年(607) | 永熙郡 | 永熙郡 | 泷水县 | 改泷州置永熙郡,领县六,泷水、怀 德、良德、安遂、永熙、永业,永熙 郡治泷水。建州撤,并撤开阳、正 义,并入泷水 |
永熙郡 | 永熙郡 | 永熙县 | 安南并入永熙 |
唐 | 武德四年(621) | 泷州 | 泷州 | 泷水县 | 改永熙郡复为泷州 |
| 泷州 | 泷州 | 开阳县 | 析泷水置开阳县,并置正义县,正义 县后撤 |
| 南建州 | 南建州 | 永熙县 | 复析置南建州。隶以永熙郡之安遂、 永熙、永业 |
武德五年(622) | 泷州 | 泷州 | 泷水县 |
|
| 泷州 | 泷州 | 开阳县 |
|
| 南建州 | 南建州 | 永宁县 | 改永熙为永宁 |
| 南建州 | 南建州 | 安南县 | 复析泷水置安南 |
贞观元年(627) | 岭南道 | 泷州 |
|
|
贞观八年(634) | 岭南道 | 药州 |
| 改南建州为药州 |
贞观十八年(644) | 岭南道 | 泷州 | 泷水县 |
|
| 岭南道 | 泷州 | 开阳县 |
|
| 岭南道 | 泷州 | 永宁县 | 改永宁,安南属泷州。撤药州 |
| 岭南道 | 泷州 | 安南县 |
|
天宝元年(742) | 岭南道 | 开阳郡 | 泷水县 | 改泷州为开阳郡。郡治泷水县 |
| 岭南道 | 开阳郡 | 开阳县 |
|
| 岭南道 | 开阳郡 | 建水县 | 改永宁为建水。县治今罗定附城丰盛 古城及素龙龙税古城阁 |
| 岭南道 | 开阳郡 | 安南县 |
|
至德二载(757) | 岭南道 | 开阳郡 | 泷水县 |
|
| 岭南道 | 开阳郡 | 开阳县 |
|
| 岭南道 | 开阳郡 | 建水县 |
|
| 岭南道 | 开阳郡 | 镇南县 | 改安南为镇南 |
乾元元年(758) | 岭南道 | 泷州 |
| 改开阳郡仍为泷州。领县如旧 |
咸通三年(862) | 岭南东道 | 泷州 |
|
|
续表1
朝代 | 时间 | 隶属 | 州、郡建置 | 县建置 | 说明 |
南汉 | 南汉(917—971) | 岭南东道 | 泷州 | 泷水县 | 州治泷水县 |
岭南东道 | 泷州 | 开阳县 |
|
岭南东道 | 泷州 | 建水县 |
|
岭南东道 | 泷州 | 镇南县 |
|
宋 | 开宝六年(973) | 康州晋康郡 |
| 泷水县 | 改泷水县隶康州晋康郡。州治端溪。 开阳、建水、镇南皆并入泷水。撤 泷州 |
至道三年(997) | 广南东路康州 晋康郡 |
| 泷水县 |
|
大观四年(1110) | 广南东路康州 晋康郡 |
| 泷水县 | 升晋康为望郡 |
绍兴元年(1131) | 德庆府 |
| 泷水县 | 升康州为德庆府 |
绍兴七年(1137) | 德庆州 |
| 泷水县 | 改德庆府为州,仍领泷水 |
绍兴十年(1140) | 德庆府 |
| 泷水县 | 复改德庆州为府 |
绍兴十四年 (1144) | 永庆军德庆府 |
| 泷水县 | 置永庆军节度 |
元 | 至元十四年 (1277) | 湖广行中书省 广西道德庆府 |
| 泷水县 | 德庆府改隶广西道 |
至元十七年 (1280) | 湖广行中书省 广西道德庆府 |
| 泷水县 | 改府为路置总管府 |
元二十九年 (1292) | 江西行中书省 广东道德庆路 |
| 泷水县 | 德庆路改隶江西省行中书广东道。元 大德八年(1304)泷水县治从开阳乡 迁至建水乡羊禄埠即今罗城 |
明 | 洪武元年(1368) | 江西行中书省 广东道德庆府 |
| 泷水县 | 改路为府 |
洪武二年(1369) | 德庆府 |
| 泷水县 | 德庆府领县四,端溪,泷水废封州以 封川、开建来属 |
洪武九年(1376) | 广东布政使司 肇庆府 |
| 泷水县 | 改府为州隶肇庆府。端溪并入州 |
永乐年间 (1403—1424) | 广东布政使司 岭西道肇庆府 |
| 泷水县 |
|
成化二十一年 (1485) | 广东布政使司 肇庆府 |
| 泷水县 |
|
续表1
朝代 | 时间 | 隶属 | 州、郡建置 | 县建置 | 说明 |
明 | 弘治九年 (1496) | 广东布政使司 岭西道肇庆府 |
| 泷水县 |
|
万历五年 (1577) | 广东布政使司 罗定道 | 罗定直隶州 |
| 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领东安、西 宁二县。“罗旁平定,东安西宁”。 朝廷取罗旁瑶民暴动已被平定之意, 命名罗定。罗定之名由此出现 |
清 | 康熙二年 (1663) | 广东布政使司 岭西道 | 罗定直隶州 |
|
|
康熙六年 (1667) | 广东布政使司 | 罗定直隶州 |
|
|
康熙九年 (1670) | 广东布政使司 高雷廉道 | 罗定直隶州 |
|
|
康熙十六年 (1677) | 广东布政使司 罗定道 | 罗定直隶州 |
|
|
康熙二十一年 (1682) | 广东布政使司 高雷廉道 | 罗定直隶州 |
|
|
雍正八年 (1730) | 广东布政使司 肇罗道 | 罗定直隶州 |
|
|
同治六年 (1867) | 广东布政使司 肇阳罗道 | 罗定直隶州 |
|
|
民国 | 民国元年 (1912) | 广东省 |
| 罗定县 | 废罗定直隶州。原隶罗定直隶州的东 安和西宁两县独立设置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1949 年 10 月 | 广东省 西江专区 |
| 罗定县 |
|
1952 年 | 广东省 粤中行政区 |
| 罗定县 |
|
1958 年 11 月 | 广东省 江门专区 |
| 罗南县 | 罗定县、郁南县合并,县机关设在罗 城 |
1959 年 1 月 | 广东省 江门专区 |
| 罗定县 | 县机关仍设在罗城 |
1961 年 4 月 | 广东省 肇庆地区 |
| 罗定县 | 恢复罗定县、郁南县建制 |
1988 年 | 广东省肇庆市 |
| 罗定县 |
|
1993 年 4 月 | 广东省直辖肇 庆市代管 |
| 罗定市 | 撤县建市 |
1994 年 4 月 | 广东省直辖云 浮市代管 |
| 罗定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