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罗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旅游罗定(旧) > 风光图册

长岗坡渡槽

发布时间 : 2014-11-24 11:25 来源 : 罗定市旅游局 浏览次数 : -字号:



长岗坡渡槽位于罗定市罗平镇,距镇中心约1里路,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素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美誉。渡槽起点位于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终点位于双莲村天堂顶,全长5200米。渡槽自南向北横亘大片农田之上,于天堂顶通过隧道引入金银河水库,渡槽东西两侧分布村落,渡槽管理所建于天堂顶半山,自罗平镇沿村路穿过双莲村可抵达渡槽管理所。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内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

长岗坡渡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水利工程的大手笔,是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引太”、“引镜”两宗引水工程引水入金银湖的关键大型建筑物。渡槽于197611月动工兴建,19811月建成竣工通水,历时四年多。渡槽设计引水流量25 m3 /s,渡槽总长5200米,其中钢筋砼渡槽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渡槽宽6米,高2.2米,渡槽两边设有行人道、护栏,为连拱结构,渡槽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大高度37米。渡槽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土方10.76m3 、浆砌石1.84m3 、混凝土5.05m3 (其中理块石混凝土2.02m3 )。当时工程总投资5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3万元,其余由县自筹和贷款解决。工程采用肋拱或少肋拱,渡槽共有161条伸缩缝,每处理一条都要经过多次工序才能完成,由于严格把关,每条都精雕细琢,贴接得密密实实,通水以来没有发现一处漏水。

长岗坡渡槽堪称世界之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该工程创造了人造水利历史上的奇迹,长岗坡渡槽工程完成后,发挥了重大的工程效益。长岗坡渡槽以巨龙般的身躯,把上游的泷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滋润着下游20多万亩农田,罗定盆地从此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罗定因此也连续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随着金银湖饮水工程的竣工,长岗坡渡槽还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居民提供干净的放心水,当地30多万群众一直受惠。更为神奇的是,渡槽建成30年多来没有出现过一次渗漏,从未大修,工程质量过硬。 罗定水利建设的显著成就,吸引了国内外四面八方来客,尼泊尔贵宾参观后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人真有本领!讲述罗定水利建设的《罗定山河换新装》还编上了上世纪70年代的小学课本。19791216日,国家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来罗定视察了长岗坡渡槽后,即席赋诗云:

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

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

1994年,罗定市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二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为:从牛路迳暗渠到金银河水库暗渠,渡槽两侧10米。从保护范围延伸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2009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国新发现的近5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165项重要发现,其中广东省共10处入选长岗坡渡槽以其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入选《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并予以公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118月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到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的长岗坡渡槽正在发挥着工程效益。水利厅刘敏副厅长在201112月专程到长岗坡渡槽视察,指示罗定要擦亮长岗坡渡槽这张水利名片,开发、利用、保护好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

 

2012罗定旅游风光摄影大赛  三等奖 黄冬泳-天地人和

 

2012罗定旅游风光摄影大赛  优秀奖 陈悦基-渡槽晨曦

 

2012罗定旅游风光摄影大赛  优秀奖 梁文锋-云端长虹



TOP】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政府在线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