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乡愁。从大学到基层,我迅速转变身份和角色,投身乡村绿化和“百千万工程”工作中,在农村工作展现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连州镇青年干部在连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召开的青年人才座谈会上如实说。
近年来,连州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扛牢兴才强才“硬责任”,以人才是“第一资源”激发连州镇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目前,连州镇党员干部中,农业推广硕士1名、“双一流”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名、专业技术人才(中级职称)2名,学历提升16人次,为连州镇经济发展提供“刚性支撑”。2024年以来,成立连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做好引才、聚才、用才工作,聚焦乡村经济提级、促进农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等核心目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本地“土专家”为连州镇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储备充足人才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厚植用才育才沃土
组织先行,做足人才工作“基本功”。连州镇将人才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镇党委定期听取人才驿站工作情况。印发《连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2024年度工作方案》,制定2024年工作计划,整合力量,组建人才驿站组织架构,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人才驿站站长,全面统筹人才驿站各项工作;细化驿站5名工作人员责任,将人才驿站工作清单化、责任化、具体化,确保人才驿站工作顺利推进。制度保障,定好人才工作“方向盘”。连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立管理保障机制、资金使用制度、人才引进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制度,明确驿站内部管理方式和督导机制,公布年度活动计划和主要服务事项清单,保证人才驿站常态化运营规范有序。多措并举,打亮人才队伍“探照灯”。拓宽人才发展渠道,在摸查联系本镇户籍人才和外地“流入”人才的同时,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中小学、高校、本土企业等单位,加强沟通调研,挖掘外地人才资源,努力汇集从事传统手工艺、果业种植、电商经济等领域优秀人才,充实驿站人才信息库,为实现连州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筑牢人才根基。现引入进站人才12名,其中高层次人才6人、本地“土专家”“田秀才”6人。
聚焦阵地建设,提高引才强磁场
“六有标准”打造一体化办公阵地。连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坐落于连州镇文体广场第一卡一楼,占地约30平方米,与连州镇美丽客厅共享空间,按照“六有标准”(即有阵地、有人员、有计划、有制度、有专家、有活动场室)建设,配套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置阅读区、农产品展示区、会谈区、人才活动区等配套设施和功能区域,为人才提供议事场地、咨询交流、日常休闲等服务。优化服务水平营造人才发展“软环境”。工作站和一站式服务窗口,每天对外开放,不定期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收集企业人才需求,为各行业领域人才提供“点对点”人才项目洽谈对接、出行交通、政策咨询等服务保障26人次;畅通上下联动机制,与相关部门联合,对重点产业项目申报等工作,明确责任部门、联系人和完成时限,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随时随地为企业人才、农企农户提供咨询服务,并根据需求及时链接专家人才资源13次,当好惠才暖企“服务员”、纾难解困“协调员”。
聚焦才有所用,激发人才源动力
为答好“引、育、留”课题,激发人才源动力,连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站以来举办各类线下人才活动共20多场次。一是青年人才座谈会与实地观摩活动。镇人才驿站积极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互动平台,组织26名青年人才围绕成长经历、职位职责、工作成效、意见建议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教育引导青年人才扎根基层,为连州镇扎实开展“百千万工程”贡献力量。常态化开展现场观摩活动5场次,组织人才专家和镇工作人员跨市、跨镇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明确发展方向,提高人才发展产业、推动经济的能力。二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校镇联动活动。驿站加强对本镇特色产业的宣传和政策推广,吸引广东药科大学科研团队到蒲垌村对百年“桂乸树”取种调研培育;精准把握暑期“三下乡”活动节点,与广东白云学院、佛山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展青年人才下基层活动,有效打开高校青年人才与镇村的互相了解的通道,为引才、留才打造长效优质的交流平台,以人才为引力充分激发连州镇“百千万工程”发展潜能。三是乡村振兴专项培训。邀请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到连州黑榄种植基地、连州油茶基地调研考察5次,组织人才参加农业农技培训、乡村绿化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活动共16次,为连州农业产业发展充能增力,有力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